为优化课程标准体系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,7月7日,学院在信工财经楼420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召开课程标准专题培训会议。学院院长曹春华为全体教师做专题培训,会议围绕“优化课程标准,提升教学质量”主题,系统解读课程建设核心要点与人工智能赋能路径。

曹春华做培训
培训会上,曹春华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,对深入开展AI赋能民办高职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进行专题剖析。培训会上,他指出当前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脱节、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等痛点问题。他将课程标准定位为教学 “导航系统”,系统解读其规范课程性质、目标、内容及实施要求的核心作用,提出“逆向设计”理念——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倒推课程目标,通过项目化任务设计实现“做中学、学中悟”。培训解读课程标准核心内涵,强调其是规定课程性质等的指导性文件,与教学大纲相比更重过程评价和学生发展,要求大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。
会议聚焦三大核心任务推进落实。课程改革方面,确立课程体系重构核心地位,要求构建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的多元考核体系,强调教师需以工匠精神落实课程标准,同步升级实训基地建设。AI 赋能领域,明确技术融合方向:依托 AI 实现课程生成、教学优化和学习分析,通过教师 AI 素养培训与智慧环境建设,打造个性化学习生态。标准落地层面,细化课程定位、内容设计等五大要素,突出学生主体地位,推动教师向学习引导者转型。

培训会现场
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成为会议焦点。曹春华详细演示AI 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场景, Python 教学中嵌入 AI 代码纠错助手等AI工具。现场互动活跃,如曹春华与王昆教师对话“关于AI豆包生成动画过渡与混合代码 (以《Unity3D交互设计》课程为例)”。

互动环节
刘君在总结中强调,本次培训为课程建设注入“强心剂”,明确需实现 AI 融入硬性要求:每门课程需设置 4-6 学时或以上的 AI 教学内容。
此次培训明确了“标准先行、AI赋能、质量为本” 的教学改革方向,为学院课程建设注入新活力。全体教师将以课程标准优化为抓手,深化 AI 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,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