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提升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的教学质量,促进新老教师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,我院软件技术专业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组于近日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活动。学院院长曹春华、副院长李灿彬亲临现场指导,课程组全体成员参加。

9月28日下午,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在软件技术专业417实训室拉开帷幕。课程组组长张宇主持会议,全体新老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定位。会上,张宇就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的课程标准、授课内容、授课方式、教学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,并要求新老教师严格按照要求上好这门课程,随后新教师积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思路与初步教案设计,老教师则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,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。
针对C语言编程中的难点与重点,如循环、数组、函数等,课程组进行了深入剖析,共同设计了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案例。同时,大家还就如何利用现代教学手段,如在线编程平台等,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热烈讨论。
10月10日上午,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如期举行。本次活动以教师登台说课、大家讨论交流的形式展开。
课程组的教师们依次登台,围绕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的上课流程和重难点进行了简要而精炼的说课展示。例如,针对“循环结构”这一小节,有教师通过生动的比喻降低理解门槛;对于基本数据类型的知识,部分教师采用“项目驱动法”,以实际编程任务串联知识点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。

在说课过程中,教师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,融入案例分析、代码演示等环节,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,设计了分层教学方案。例如,对基础薄弱学生采用“渐进式练习”,通过简单任务建立信心;对学有余力者则布置综合性项目,鼓励探索创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活动还提出了建立课程专属的在线交流社区的设想,旨在方便学生课后提问与讨论,增强师生互动。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赞同。
曹春华院长在会上对课程组的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,并鼓励大家持续改进与创新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,同时强调了教学质量对于学院发展的重要性,鼓励新老教师加强交流,共同提升教学水平。他特别指出,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专业技能培养中,实现价值引领与技能提升的有机结合。李灿彬副院长则再次强调了与课程教案和PPT的重要性,建议引入实际项目案例,做一个连续性系列化的教学资源,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与针对性。

通过两次集体备课活动,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组在教学目标定位、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、教学资源与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。新老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,教学团队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
未来,课程组将继续秉承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理念,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,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,持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,引入更多实际项目案例,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、更加贴近职场需求的教学内容。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《C语言程序设计》课程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教学成果,为培养高素质软件技术人才贡献更大的力量!